- · 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2020年学术交流会召开 打造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深度融合平台[12/23]
- · 《中国矿产地质志·中国矿产地分省图集(2020)》正式出版[12/22]
- ·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部绿色发展研究院成立[12/21]
- · 国新办举行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新闻发布会 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[12/18]
- · 自然资源部与国际地科联签署谅解备忘录[12/18]
- ·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周学东一行到我局调研[12/17]
- · 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[12/17]
- · 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召开巡视“回头看”动员部署会[12/17]
安徽庐江——枞阳矿集区典型铜、铁矿床三维电性结构特征
作者:张昆 吕庆田 严加永 赵金花
关键词: 庐江—枞阳矿集区; 泥河铁矿; 沙溪铜矿;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; 三维反演; 电性结构; 深部资源工程;
摘要:"玢岩型"铁矿和斑岩型铜矿是庐江—枞阳矿集区两个主要矿床类型,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床学、岩石学、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,地球物理工作开展相对较少。随着找矿深度不断加大,地球物理的作用越来越大。为建立典型矿床地球物理探测的解释"标尺",笔者选择泥河铁矿和沙溪铜矿为研究对象,开展三维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工作,获得了典型铜、铁矿床及围岩的三维电性结构模型。结果显示,玢岩(泥河)铁矿电性主体表现为层状结构,由浅至深主要为低阻的沉积层、高阻火山岩、相对低阻的蚀变带以及相对高阻的次火山岩,赋存于次火山岩体顶部穹隆状的磁铁矿主要表现为高阻特征。斑岩(沙溪)铜矿电性主体表现为块状(或纵向带状)结构,浅表为低阻沉积盖层,深部主要为相对高阻的沉积地层和高阻斑岩体,赋存于岩体内或围岩接触带的矿体则为中等电阻特征。为便于模型的实用,笔者将两类矿床的复杂电性模型转化为简化的概念电性模型,为寻找类似矿床提供快速对比"标尺"。
上一篇:安庆——贵池矿集区及邻区深部电性结构研究
下一篇:江西冷水坑矿床含矿花岗斑岩的Sr-Nd及锆石Hf-O同位素研究